“请提供一下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6日上午9时许,在泰安市泰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现场受理点,陆续有准大学生(在校生)与家长一起前来办理助学贷款,在现场经办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有序提交材料、签订合同。
据了解,今年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集中现场受理于8月1日正式启动。我市在各县(市、区)分别设立了集中现场受理点,集中受理阶段到9月12日截止。
在岱岳区教体局助学贷款受理点,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每天早上8时准时到岗。他们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有序排队,耐心指导其填写认定表、提交资料,大家各司其职,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我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受益者,这项政策有效缓解了我在大学读书期间的经济压力,让我能更好地完成学业。今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把国家的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服务岗志愿者胡卓凡说。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共有近百名像胡卓凡一样的志愿者参与助学贷款受理工作,为让他们能高效、专业地提供服务,我市组织了统一培训,详细讲解助学贷款办理的具体操作规范,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政策、掌握技能,为履行岗位职责做好充足准备。
记者了解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以此缓解学生经济压力。
在申贷金额方面,全日制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5万元,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助学贷款期限为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